上海外地车会收拥堵费吗?

陶梅芳陶梅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目前并没有关于上海将要收取拥堵费的官方消息,所以这个话题暂时还只是一个猜想 然而纵观全国各地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的收费政策来看,“拥堵费”这一名字的内涵和外延似乎都正在被扩大 以前大家提到堵车,脑海中的画面大概都是这样的: 于是,在有限的道路资源里,增加更多的车道无疑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 但现在的城市交通问题,早已不是单纯的“堵”字能够概括的了 在大城市中,上下班早晚两个高峰时段,往往是最容易发生拥堵的时间段,而这种拥堵又与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有很大关系。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一些城市开始推行“限行”措施——比如周末2天不限行、节假日不限行,但周一至周五要限制外地车,或者是每周只能有1天对外地车牌不限行等等。

这些政策的背后,是希望用短时间的大幅减少通行车辆数量的方式来降低路网压力,从而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 而如果长时间没有效果的话,可能面临的就是更为严厉的处罚了,比如北京的“尾号限行”政策就是典型的例子 北京从2014年1月开始,采用每月2天的“尾号限行”措施,到2015年7月,已经实施了一年三个月 如果只看数据的话,限行政策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北京人均每天的出行时间(指汽车)为2.2小时,比2012年减少了近1个小时;2015年前7个月,市区平均每天减少约8万个机动车时段(每个驾驶员每天只有两个可选择的出行时间段,一个高峰期和一个平峰期,分别记为一个时段)。

但是,如果再看成本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据估算,北京每年因此增加的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约相当于全市机动车总量的7%左右。而由于限行的严格程度远低于摇号,所以增加的污染相比单纯摇号来说也要少很多。虽然减少的出行时间和增加的油耗总费用相抵消,但是考虑到雾霾等大气污染的严峻性,这个代价依然是值得的 但是,对于大多数非首都功能的城市而言,情况却未必如此 所以,在这些城市引入更严格的限行外牌车的政策,似乎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对大多数地区来说,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人口的密集度,远比北京要高很多,在这种条件下,修建更多道路,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如果像部分媒体说的采取“收费”的方式,效果会不会更好呢?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上海作为全国道路交通治理最积极的一个城市,曾经尝试了很多办法来缓解交通压力,包括建立电子警察系统、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建设快速路系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 但是,如果说想要通过征收拥堵费来彻底解决上海的交通问题,恐怕很难,也很不现实 以北京为例,自2011年开始,北京市交管部门一共处罚了685万余起交通违法行为,其中90%以上的违法车都是外地号牌车辆 也就是说,面对外地车大量涌入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罚款和扣分几乎成了绝大多数城市唯一可供选择且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