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贸易区谁提出的?

芦旭碧芦旭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概念的提出与上海的地理有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网密布,地形整体呈现为一个南高北低的态势,自然形成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水系。

上海在历史上长期水患严重,“江、海、湖、田”是历代上海赋税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明代末年,因黄浦江水系不畅导致的黄浦江淤积以及长江口淤积导致江口抬升而形成的“苏州河”,更是直接影响了上海的城市发展。

清咸丰四年(1854年),上海县城东北角的横浜一带发生决堤,洪水肆虐。道光年间,上海知县龚自珍曾极力主张在上海城内筑堤,阻止城内洪水倒灌入街,但由于经费问题,直到咸丰四年才着手开始施工。然而当时工部主事叶廷眷等人,由于采用砖工法有误,致使工程受阻,而且越修坡度越大,最后不得不截断旧河道,用石块堵塞新河道以保城池。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由于上海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加,而原有排水系统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于是自开埠后愈演愈烈的水患进一步加剧了上海的困局。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到十年间就发生了四次较大的水灾,给上海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治理水患,当时洋务派在上海兴办了很多事业,如李鸿章委托英国人修建了大北塘码头及防浪堤,又利用英国资本修复了吴淞江(苏州河)河道,但效果都不明显。

直到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上海市政府聘请美国顾问,采取“疏浚加导流”的治水方法,对黄浦江与苏州河的合流处进行改造,在吴淞江南侧新建围堰,将江水拦截导入新辟的导流河,然后再通过多级泵站抽排入海。这一工程使得苏州河重新恢复畅通,黄浦江沿岸地区也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南京西路等商业区和淮海中路等地区。

至于国贸中心所处的“浦西经济走廊”的概念,则是在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提出的。1990年初,国务院批复了上海市关于加快浦东发展的报告,提出浦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把浦东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逐步深入,上海的地理区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沿江出海”的新格局,而原先的老城厢及其周边的地区则被称为“浦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