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是世界冠军吗?

乐志峰乐志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08年夏季的北京奥运会上,一个不起眼的举重项目中,中国选手王永刚最终斩获冠军,这也是中国男子举重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唯一一枚金牌。

从此,“世界举重冠军王永刚”的名字开始让更多的人熟知,而王永刚本人对此也感到越来越不知所措。

生活中的王永刚,原本只是一个为人憨厚的湖南农民,13岁丧父,从小撑起12口之家生活的重担;16岁辍学打工,先后在建筑行业做过小工,在广东普宁电子厂做过操作工,也在饭店洗过碗。

2002年,29岁的王永刚才开始接触举重,并于3年后成为世界级举重冠军。但成名后的王永刚才体会到,没有文化对他从事举重运动以及今后生活带来的困扰:他不懂法律,每次比赛前不懂合理维权,屡屡被经纪人骗;不懂经营,生活中毫无财务概念,20多岁了还活在梦里;不会说话交际,给记者的直观印象是“人很实诚,但说话总显得很笨”;不会处理荣誉,获得全国冠军后他被安排进入大学学习,但不到三个月他就因无法忍受枯燥的学习生活而主动退学……在“冠军”的光环下,王永刚的性格缺陷被无限放大。

当国内媒体纷纷以“世界举重冠军穷到无钱上网”来进行报道时,“冠军”王永刚却觉得,“我是世界冠军,不要宣传我穷”。

而实际上,因为不懂纳税、不懂得通过法律手段合理维权,获得的冠军奖金全都进了经纪人和俱乐部老板的腰包,王永刚真正拿到手的钱并不多,20万元的奥运冠军奖金只拿了2年,30万元的世锦赛冠军也只拿到过1年。在一次比赛后,他还遭到俱乐部老板2年索赔近10万元的起诉。

虽然生活窘迫,但王永刚对比赛和训练始终认真。因为他深知,对于来自农村没文化的他来说,举重是他唯一的出路。8年的举重生涯,他从不知疲倦、从不偷懒,每天起早贪黑训练7个小时,常年累月在零灯光训练馆里,每天白天训练、晚上看书学习,只为不断进步。每次比赛前,他都专心致志练肌肉,练耐力。在他看来,“冠军”不是目的,而只是自己多年辛苦锻炼的回报。

但当“冠军”头衔带来的种种烦恼包围这个不懂应对的农村男孩时,“奥运冠军”的头衔又能怎样?不仅不能把他“变”成富人,不能给他带来良好的教育,不能帮他在北京买车买房,这个冠军头衔还使他的生活处处碰壁。

王永刚很尴尬:他不能去打工,因为自己就是打工的;他去求职,又没有任何技能;他想做生意,可第一本钱不够,第二没经验,第三没策略……

在“文化”的面前,“冠军”显得多么无力。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文化”成为了很多成名运动员渴求的东西。

曾春蕾是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为了让她专注打球,父母将原本在她身边的书搬到了排球馆,每天在训练之余就让她读。2009年初,刚刚21岁的曾春蕾参加高考,并顺利被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当年十月,大学刚开学不久的曾春蕾就在世界排球锦标赛上斩获冠军。

曾春蕾的父母没有因为女儿成了世界冠军而得意忘形,相反,他们非常审慎和明确地向女儿提出了要求:必须要好好学习。

与王永刚相比,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东风”来得早得多,国内最早的职业体育运动员培训计划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年7月,国家体委在合肥正式成立国家体委运动员学校,同时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体育干部培训基地,负责各项目的业余优秀运动员文化培训工作,这就正式拉开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序篇。

在运动员学校的成立大会上,国家体委副主任李红宁强调:“解决优秀运动员文化补习问题,是振兴中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前提;是确保优秀运动员充分发挥技能和才智,为国争光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而后,在1998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出《关于加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竞技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工作,是与竞技体育相并存的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从此正式确立。

时至今日,由于职业体育的迅速发展,越来越职业化的教练员、运动员对文化学习越来越重视:杭州有“浙江体育职业学院”;深圳有“深圳市体校”;大连有“辽宁省体育学校”……这些专业运动队“分校”的建立,为专业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在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体育类大学,更多的文化教育家将走进职业运动场,为优秀的职业运动员进行文化铺垫。这对职业足球、职业篮球等队的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意义更加重大。国家还将运动员的文化考试纳入到体育单招考试中,给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启了一扇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