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敢死队是什么?
1.中国式“敢死队”的起源 国内最早的“敢死队”,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报上那些以散户为主体的所谓“股评家”,他们每天盘后都会刊登自己对当日股市的分析以及次日的预测,并常常开出“股票组合”让读者照搬买入以获取利润。这些所谓的“专家”们往往对某几只股票给予一致看多而令其连续涨停,这种情形在当时被股民称为“一阳挂五星(即五连阳)”或“六连阳”等,当时还形成了类似赌博业的“荐股会员制”(收费)和“股友会”等各种组织形式。由于很多“股评人”同时兼任一些媒体的股评专栏作家,再加上他们本身又都是些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所以他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媒体的监督,同时也受到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当然,在当时的背景下“敢死队”所涉及的违法和犯罪的行为也比较有限。
2.“敢死队”在中国的变种发展 自1997年5月至今(至2013年底)担任证监会主席的刘士余曾在2002年和2006年左右两度在上海任市长助理,他对于“敢死队”的发展功不可没——正是他在主政上海的后期开始放松了对这些“非法荐股者”的管制,允许他们在不公开发表意见的前提下进行有偿推介活动[据知情人讲,刘士余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上海当地的财政收入]。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敢死队”从最初的由一批草根型散户组成的松散联盟逐步演变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的投资集团,而这一转变就发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南面的黄浦江边上的东方金融大厦里…… “敢死队”的发源地就在那座大楼的顶层,它最早是由一名叫张洪军的中年职业股民于1998年开始组建的,最初只有十多人组成,主要业务是炒个股指期货;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只有十多个人的团队却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发展壮大到几百人之众并且成为当时国内股指期货交易的最大玩家……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敢死队”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纪律性并有相当规模且分工明确的投机投资集团。
3.当前中国的“敢死队” 在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发展之后,今天的“敢死队”已经从最初的十多人发展到数千之众了,而且它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从事单一的炒个股指期货,而是不断衍生出更多的新的盈利模式来满足自己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 一是继续炒期指和个股:目前仍然有不少成员专门从事炒个股(包括新股和ST类)和炒期指这两项业务,这类投资者的特点是比较保守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分析功底,其中有一部分还是之前炒期指失败后的回炉重操旧业的学员。此外还有一些投资者则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操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进入现货市场炒作商品期货:这部分投资者的特点是具有一定规模的自有流动资金的投资者或者是银行融资能力强的个人投资者(一般都在千万人民币以上)。此类投资者一般都具备比较全面的技术分析和理论基础,而且对各种市场风险也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他们通常都会选择像铜、铝或者燃料油等这些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同时又易于操作的品种来进行交易获利;不过由于该类投资者大多都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所以他们一般都是采取中长线投资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收益目标。 三是进军现货市场的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从其他领域转型过来的,他们因为原先行业经营不善而导致亏损严重于是被迫转行做起其他生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与生存状况,但是苦于自身没有专业的人才又没有专业的经验积累,只能借助他人之力实现快速盈利的目的;为此不少的企业都开始寻找能够代客理财或提供专业指导的机构或个人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一步骤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
4.当前我国的“敢死队”现状如何? 对于当前的“敢死队”的现状,我只能说“时移世易,物换星移”——如今的“敢死队”早已不是当年“小打小闹”的那帮人了!现在的“敢死队员”都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操盘手”或是“投资人”了!现在这些拥有一定经济实力、人脉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早就不再只是单纯的依靠炒个股、炒炒期货来赚钱养家糊口过日子了;相反地他们都已经开始涉足于房地产、证券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行业中去赚取巨额红利回报……可以说他们已经完成了自身角色上的转变并正在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用一首小诗与大家共勉吧: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我曾经走过许多地方,看过无数人,可到头来才发现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却是当初陪在我身边的那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