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鲽鱼好吃?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概念,即“哪一种鱼更好吃”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不同人的味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觉得柠檬的味道很酸,而有人就会觉得很苦;同样,对气味的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同的人对“味道好”这点主观感受其实是相差甚远的。 我们只能说:“对于XXX来说,他觉得这个鱼肉吃起来比较好吃;而对于YYY来说,他觉得这个鱼肉吃起来很不错。”
当然,我们这里谈论的是食物的味道。但食物的味道除了与个人感知有关,还与个体的差异有关、与食物的制备方法有关(比如烹煮时间)等等。所以,当我们在讨论某种食物口味如何时,其实是在模糊地定义这个问题——它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询问“哪一种鱼更好吃”这样的问题时,其实我们是在找一种确定性的答案。这种确定性,让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判断好坏的标准,从而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 不过,由于我们能感知到的味觉和嗅觉刺激是极其丰富的,所以我们只能寻找一个大致的判断标准,而不能追求一个绝对的标准。 那什么是我们能在实践中遵循的大致的判断标准呢?那就是——“均衡”。
我在教学生品评葡萄酒的时候,会给他们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平衡、协调、浓郁度足够、余味持久。”如果一款葡萄酒能达到这些标准,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款不错的酒了。 而如果在挑选鱼类菜肴时也能找到一个类似这样普适性的标准,该有多好啊!幸运的是,在研究味觉的众多科研文献中,我确实找到这样一个类似“均衡”的概念——它被称之为“Umami”(幽美)。 Umami这个词最早是被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他们通过实验发现,食盐能增加谷氨酸钠的鲜味,于是就用“Umami”来描述这种感觉。后来,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能带来“Umami”的感受。 现在,我们一般把“Umami”理解为“鲜”的意思。而我们常常觉得海鲜口感鲜美,就是因为海鲜含有丰富氨基酸成分,这些氨基酸经过加热后产生 “Umami”的味道。 所以,如果我们遵循“均衡”的原则,并试图去寻找带有“Umami”感觉的食物,那么我们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选择标准了。
那么,“均衡”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均衡”理解为“浓度”和“平衡感”。 一个食物能不能达到“均衡”的状态,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1)浓度是否合适?(太高或太低都不行)
(2)两种及两种以上味型的平衡感好不好?(太单一或过多杂味都不行) 下面,我们就分别聊一聊这影响“均衡”的两个因素。
一、浓度的把握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食材因为加热而失去“鲜味”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调料放得太少了。所以在把控调味料的用量时,我们就要考虑调料浓度的因素,不能一味求淡。 但是,调料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高浓度的酱料会明显缩短菜肴的保质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浓度。那这个浓度该怎么控制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你在调配酱料时,可以将酱汁倒进个小碗里,然后盖上盖子,如果是盖子盖得过去,说明你的酱料浓度刚刚好;如果是盖子盖不过来,就说明你的酱料调得过浓了。
二、平衡感的形成 要想让菜的口感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我们就必须确保材料中主要味型的比例协调。例如,一道菜的咸甜比例是3:7,那你就不应该在这个菜肴中额外加入过多的糖。 因为,你加入了过量的糖,就会导致菜肴的甜度超过最佳值,使得菜肴口感偏向腻歪。
总结: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留意调味品的用量以及各原料的比例问题,尽量做到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