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对肝有什么作用?
佛手(Citrus medica)是芸香科柑橘属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南亚,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等地,是一种观赏植物兼药用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具有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噫气、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症[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佛手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佛手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就其对肝脏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1. 对肝功能的影响
吴振等研究发现,佛手甙Ⅲ(25μM)能够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的水平,升高HDL-C含量,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同时,在蛋白水平上能显著降低SOD酶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表明佛手甙Ⅲ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2]。
徐海云等报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有明显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变性,部分肝细胞出现点状或灶状坏死,且模型大鼠ALT、AST活性明显升高,T-BIL、ALP活性则低于正常值;而给予佛手苷Ⅲ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肝组织炎症程度减轻,坏死细胞数减少,ALT、AST活性恢复,T-BIL、ALP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佛手苷Ⅲ对CCl4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有保护作用[3]。 张晓亮等发现,给小鼠连续7d注射CCl4可以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升高,肝糖元含量降低,经口服给药佛手多糖后可以显著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并且可以明显抑制由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肝细胞的功能及结构,防止肝细胞受损和肝纤维化形成[4]。
另有研究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明显升高,并伴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下降,肝脏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肿胀,膜的结构被破坏,电子密度升高[5]。有研究表明,佛手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能显著降低动物血清中ALT活性和TBIL浓度,减轻肝脏损害的程度,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过程,使其恢复正常[6]。还有实验证明,佛手能够显著降低异丙氨基苯甲酰氟化物(IPBC)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肝损伤程度,使肝功能逐渐恢复,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7]。 佛手对各种类型的肝损伤均有保护效果,能够显著降低ALT、AST等酶学指标的含量,缓解肝组织的病变程度,进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 对肝脏炎症因子的影响
研究证实,肝脏不仅具备解毒功能,还是体内最大的免疫调控中枢[8]。刘芳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一步探讨了佛手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经佛手干预后上述指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提示佛手可能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发挥保肝作用[9]。
陈银娥等研究了佛手多糖对免疫性肝炎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IL-8、IFN-γ水平明显升高,TGF-β1水平明显降低,经佛手多糖干预后,上述指标逐步恢复正常,表明佛手多糖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异常和小鼠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10]。
也有研究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 和 IL-8 明显升高,经佛手干预后,上述两种细胞因子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肝脏中的 TGF-β1 有显著上升,说明佛手可以通过调节肝脏中的细胞因子水平而起到抗损伤的作用[11]。
研究还发现,佛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具有一定疗效,能有效降低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增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进而激活肝细胞的葡萄糖代谢能力,降低血脂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效果[12]。
佛手通过调控肝脏中的细胞因子网络,从而起到维护肝脏正常功能的效应,对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3. 对肝脏纤维化进程的抑制作用
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都容易导致纤维化的发生,而纤维化如果得不到控制,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防治纤维化对于肝病患者的治疗和保健非常重要。
研究显示,佛手可以降低四氯化碳诱发的大鼠肝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抑制纤维化发生,起到保肝作用。张英等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胶原沉积的情况,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胶原体积分数显著增高,经佛手苷Ⅲ干预后,该比例逐渐降低,表明佛手苷Ⅲ可以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形成,可能有阻断病程向肝硬化发展的作[13]。
另有研究人员给大鼠注射四氯化碳造成肝损伤,然后分为正常、模型、秋水仙碱+模型以及佛手苷Ⅲ+模型组,用ELISA法检测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