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对了人,本人自1972年看球开始(但真正在80年代初期才开始打球),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可以算个老球迷了。关于十一分的起源,我相信楼上的朋友已经说了很多,我这里补充一些别的有趣的内容: 首先,不是所有人一开始打乒乓球就是打的十一分。在我最初打球的年代,一般是3局两胜或5局三胜制。

这个问题问对了人,本人自1972年看球开始(但真正在80年代初期才开始打球),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可以算个老球迷了。关于十一分的起源,我相信楼上的朋友已经说了很多,我这里补充一些别的有趣的内容: 首先,不是所有人一开始打乒乓球就是打的十一分。在我最初打球的年代,一般是3局两胜或5局三胜制。
首先,从运动量而言,乒乓球比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小很多,在时间上相对比较自由,适合各种年龄层次的人群;其次,技术动作少而精干,易学易懂易上手,能够发挥各身体条件的优势,可以充分展示个人的技术和特点;最后,乒乓球场地要求比较简单,一个球台一两个人就可以展开激烈对决,
1、强身健体,锻炼体格 打乒乓球是需要一定身体素质的,经常打乒乓球可以让自己的肢体更加协调,在打球过程中可以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还可以增强抵抗力,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健。2、培养专注力,提高学习能力 打乒乓球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才能打好,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训练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
作为乒乓球装备爱好者,曾经自己灌过几次,也帮忙朋友灌过多次; 先说最准确的答案吧,在良好的保存环境下(无直射阳光、无高温高湿),灌胶后3个月左右时间效果最佳,超过6个月以上就基本失效了,具体表现为海绵变硬、套膜脱落、弹性减小等等。
二队的水平真没有多高,和业余球友差不多吧,可能技巧上会好一些但素质真的差。 先说一件震惊的事:去年世乒赛期间,我和李丹(退役前国家队大满贯球员)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发现李丹的球包落在车上没拿下来,然后我俩就去取球包。
谢邀! @Joker 正手攻球时,击球瞬间手腕迅速后撤并向上抬起,此时拍面一般呈竖直状态并且有一定倾斜度(根据来球的旋转强度和球员自身的感觉而定);在来球下落过程中,手指发力将球拍迅速收回至腰部,同时上半身随之左转,这样使得手臂能够自然伸直并充分伸展肌肉力量。
“爆冲”,是相对于“慢揉”而言的。 很多球友在刚开始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拿着球拍追着球跑。这就是“爆冲”,也叫“追球”或者“追打”。其实这属于不正确的击球方法,因为这种方式很难掌控出球的力度和节奏,很容易造成失误。 那要怎样才能打好乒乓球呢?这里分享两个要点。
02年奥运会女单冠军,96年至00年连续五年世界排名第一,大满贯得主(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 论成绩,比现在的大满贯邓亚萍还要强势一些。她应该是继桥本大辉之后,第二个夺得三大满贯的中国人吧(不确定,欢迎纠正)。
现在市面上的球拍大多是特制球拍,就是根据运动员本人的特点专门打造的,这种球拍一般都有编号,比如许昕的“木星三号”、张怡宁的“蝴蝶张怡宁专用”。 这些拍子一般都只在特定比赛中使用,赛后就会作为珍藏品放起来。
1 先说一下什么是“乒乓球星级”,这个只是对高水平乒乓球选手的一个俗称,指的是在比赛中运用技术、战术的合理性以及完成质量等。一个顶级的乒乓球运动员他的技术水平、战术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一个顶级的乒乓球选手是可以具有很多的星级的。
职业比赛有21分和31分两种,其中31分的比赛方式又称为“大满贯”。 业余比赛中多采用15分和20分,有时也有9分或11分的,但比较少见。 无论哪种计分方法,第1分一定要打出来(因为发球得分),否则失分就要重新开始打,一直到1分或者2分为止,这个规定是确保比赛的连贯性。
这问题问得,就像让一个篮球爱好者解释什么是运球,什么是投篮一样。首先必须对两种技术有一个很全面的认知,才会理解什么叫“会投球的都知道怎么投篮”(引自篮球经典广告词) 同理,了解了什么叫旋转球,自然知道什么是旋转发球了。
可以啊,我的就是,我平时就穿着出门啊。 不过说实话,鞋子比较丑啦。 当时买的原因是打乒乓球能减震和较好的保护膝盖,因为我之前打球膝盖受过伤(不是这次伤的)。因为对运动鞋不太了解,所以去问了我同学(都是穿耐克、阿迪的),他说可以,就买回家了。
丁宁输了,以2:3的比分。比赛打得非常精彩激烈,尤其是前三局,胜负只在毫厘之间,每一分都荡气回肠。从比赛过程来看,丁宁对比赛的准备还是不足,第一局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扳平;第二局在优势情况下出现波动,被伊藤逆转;第三局开局又陷入苦战,好在后面顶住了。
我用过最便宜的一款套胶应该是世奥得的黑金刚,一块差不多10块钱左右吧。 打起来感觉就是很“肉”,控制很好,很吃球,比较像海绵,但是弹性和海棉相比还是差一些些(可能因为价格在那里)。 后来用的729的成品拍,这个打起来就有点硬了,不过控制依旧很好。
首先声明一点,我并不认为贴了边条球就变厉害了。 然后说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在室内场地打乒乓球,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灰尘大。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为你不可能带个吸尘器去打球吧(就算你能想到,别人也不会让你这么干的)。所以室内打的球都是灰扑扑的。而这项运动对衣服面料的损伤也是比较大的。
我认识一个打乒乓球的,他打球很疯狂 ,曾经为了比赛一夜输掉近百万家产,他是福建晋江人,90年代去香港打拼,在港定居后加入了香港国籍。他是一个乒乓球迷,曾言道“只要能打球,倾家荡产也无妨”! 他就是著名香港演员、武术指导袁和平的儿子——袁炜伦(原名袁新)。
其实,现在的球拍技术越来越先进了! 以前大家都用海绵做球拍,现在有很多厂商都使用胶布做了。(比如蝴蝶的B.T.F系列) 这种胶布材质的球拍,适合各种打法。因为它的弹性很好,而且可以缠出不同性能的球拍。 正手好打且喜欢近台快攻的,可以试试增加一些海绵厚度和硬度,增加一点海绵的重量。
首先,我不是很关注乒超和业余比赛,所以不太了解这位选手。至于你说的这个战术嘛…… 应该是不存在的 (先问是不是) 因为竞技体育不是学数学物理的,没有所谓的“还原法”、“化简法”或什么“法”。
我打兵乓球二十年,一直用的有缝球拍。以前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高档的成品拍,一般都是自己买一个拍套和一个海绵胶皮自己粘拍子。所以对自己用什么样的套胶、用什么海绵,甚至底板用什么木材都研究得比较深。